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
考試別:高等考試
等 別:三等
類 科:教育行政
科 目:教育哲學
一、國中張老師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上國文課,學生反應熱烈,但是全班學期成績卻排名倒數。請從教育是「工作─成效」(task-achievement)概念的角度,論述該如何評斷張老師的教學成效。(25分)
【命中】
110版/AH90/教育哲學/羅正/頁9-10。
二、劉同學常因自己家境貧困、父母離異而自暴自棄、人生悲觀,國中導師則以存在主義者們(Existentialists)所提倡「存在先於本質」(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)的觀點鼓勵他。請說明該觀點的涵義,以及在教育上的意義。(25分)
【命中】
110版/AH90/教育哲學/羅正/頁213-214。
三、國中國文課王老師在課堂上介紹課文作者的人生際遇時,常常闡述自己的宗教觀,請從英哲皮德思(R.S.Peters)的教育三大規準,評析其舉動是否屬「合教育」行為?(25分)
【命中】
110版/AH90/教育哲學/羅正/頁22-23。
四、學校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,應是確切的「真理」(truth)而非「信念」(belief),請問真理學說中的「融貫說」(coherence theory)與「符合說」(correspondence theory)是如何判斷高中物理科教材中有關天文內容的真假?請分別說明之。(25分)
【命中】
110版/AH90/教育哲學/羅正/頁58,75-76。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